Shanghai | 一杯好咖啡☕️ - Special Issue 002

Shanghai | 一杯好咖啡☕️ - Special Issue 002

没有什么比早上一杯热乎乎的咖啡更能让人活力百倍了。

对我来说,咖啡一直很有吸引力。而上海,恰好能让人喝到一杯好咖啡。

1

在上海的第二天早上闲逛,碰巧在四川中路和南京东路的街角看到了在伯克利常去的 Peet's 咖啡(这家发源地就是伯克利),之后的每天早上我都要去这家店喝上一杯,以至于到了后来就直接约着朋友在这家店见面,商量当天的行程。

这么多天,几乎每天都要的是他们店里当日精选的黑咖啡,味道浓郁,尽管是热饮,却能够把我从上海一早就袭人的热浪所带来的疲惫之中唤醒。只有一天因为太热了要的冰美式,然而我喝冰美式就像喝矿泉水,一杯下去并不能过瘾,奈何这一杯已经是矿泉水十倍的价格。

如果选择黑咖啡的话,Peet's 还有配合黑咖啡的套餐可以选择,既可以选看起来像是三明治的福卡恰(Focaccia),也可以选择芝士热狗。这两样的味道就一般了,但是咖啡好喝(拍照好看)就行。

后来还尝试了 Peet's 的莫吉托冷萃(酸酸的冷萃,有点像去年星巴克推出的那个气泡美式)和椰子瀑布冷萃(椰子水加上冷萃咖啡,给本来酸涩的咖啡加上了椰子水的清甜味道),我都还挺喜欢。可惜的是,Peet's 只在上海1及上海周边的城市才有,他家的现磨咖啡一时半会儿怕是喝不到了。

大概只有等到下次去上海或者南京,才能再续 Peet's 前缘了😂。


2

有天正走在半路上,有位朋友(大概是)看我发了在 Peet's 喝咖啡的朋友圈,来推荐了一波上海的手冲咖啡馆。实话说,我对手冲咖啡的兴趣实在是比较一般,但是探索咖啡店我自然是愿意的。这样一来,就了解到一家名叫 SeeSaw 的咖啡店。

SeeSaw 有点像星巴克(然而没有星巴克在上海如此遍地开花),一般开在大商场。但是比起星巴克却开放不少,无论是吧台、点单区还是座位都显得更宽敞一些。也是机缘巧合,我有一天逛的商场里正好有一家 SeeSaw,于是就决定试一试。看了半天菜单,最吸引我的,恰恰是他们的「元气美式」。

「元气美式」其实是美式咖啡加上汤力水。如今的汤力水大概都已经没有了奎宁,只是保留了酸味和二氧化碳,因此只能算是一般的气泡水了。这种酸味的气泡水伴上美式咖啡和冰块,就成了夏天解渴必备了。尽管我会把这种味道讲述成是「醋味的美式咖啡」,但是伴随着气泡在舌尖跳舞,它实际上有着一种独特的回味,让人(至少让我)觉得清新而醒目。

这也是为什么两天以后,当我在七宝再次遇到 SeeSaw,我又一次点了元气美式。


3

在上海,星巴克可能比麦当劳和肯德基都要普遍。只要看起来像是那么回事的写字楼,楼下必有星巴克。真的。就好像什么魔咒一般,只要我和朋友走出地铁站,大概总会看到星巴克 —— 我似乎突然就懂了当年在旧金山看到的壁画上,有人把 Starbucks 画成了 Starsucks。这种感觉,无疑是看到了下面这个「入乡随俗」的星巴克时达到了顶点。

IMG_0708.jpg
位于七宝老街附近的星巴克

其实我本来很期待星巴克的。来的第一天下午,我就去 Apple 南京东路后面的星巴克要了一杯常喝的红茶咖啡拿铁鸳鸯。热气腾腾,味道很正确。红茶咖啡拿铁鸳鸯把红茶的那点茶香汇入了浓缩咖啡的焦香与苦涩,这味道却又被豆奶的香甜中和(乳糖不耐受的我只能默默喝豆奶),带来的体验很奇妙。而且,热的要比冷的好喝很多。

想来,这几天在上海,星巴克倒也没怎么去。这一周主要都在 Peet's 喝咖啡了,星巴克因为烂大街而变得普通起来。然而,最后也是它的普通「拯救」了我 —— 我在火车站的星巴克点了一杯去冰的超大杯红茶咖啡拿铁鸳鸯,一路喝到快到家。

这就是在上海的最后一杯咖啡了。

4

其实我买了 Peet's 的挂耳咖啡,想要把这种在上海喝咖啡的感觉留住。

但是,怎么可能呢?咖啡馆毕竟还是咖啡馆,有着不一样的烟火气。人们在咖啡馆里坐着,或者打字或者看剧,或者呆呆地望着窗外的人群 —— 似乎时光也就变慢了,而生活中的苦涩也就随着炽热的咖啡下了肚。

下次去咖啡馆喝咖啡,可能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吧。总之,先把买回来的几包解决了再说。

  1. 找到一家以后,就发现其实满上海到处都是 Peet's(尽管比星巴克少得多)。